日前
海口市人民政府官網公示了
《海口石山火山群
國家地質公園規劃(2019-2030)》
(以下簡稱“規劃”)
該規劃已通過專家審查
為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
現予公示
公示時間截至5月3日
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規劃圖
規劃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總面積107.8平方公里,近期規劃建設項目46個,投資估算金額約4.17億元。
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位于海口市西南部,距離海口市中心約15公里。這一區域東臨觀瀾湖、西牽美安科技城,展現了海口向南連片開發的巨大潛力,將打造成為我國的火山文化旅游勝地。
海口火山群承載了幾代海口人的回憶,從1985年成為旅游景點到2006年成功申報世界地質公園,公園歷經了22年的發展。在政府管理、企業經營的模式下,地質公園內各方面的建設均取得了顯著成就,目前已成功申報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4A景區。
公園范圍跨越
石山永興長流三鎮
地質公園北至石山富教村,東南至永興永昌村,西南至永興楊南農場,西北至石山一字嶺。
總規劃面積為107.8平方公里。其行政區劃包括海口市秀英區的石山、永興兩鎮大部分區域以及長流鎮局部區域。
發展目標:
世界級火山文化旅游勝地
規劃按世界地質公園建設宗旨和海南“三區一中心”戰略,確定公園發展總體目標;建成一流的、高水準的世界級地質公園,我國唯一的、有知名度的熱帶海島城市火山生態文化旅游的精品,世界級火山文化旅游勝地;海南“三區一中心”的重要品牌,中國地質與生態科普旅游示范區。
規劃將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打造成為國家火山遺跡旅游目的地、生態資源精細管理示范區、火山IP推動鄉村振興樣板和國家研學旅行教育基地。
規劃形成熱帶海島
火山型世界地質公園
規劃公園以具有重要價值的第四紀火山群地質景觀為主題,并融合熱帶生態景觀、地方特色火山文化、海南城鎮鄉村特色民俗文化,形成熱帶海島火山型世界地質公園,其稀缺性、區位唯一性使其具有世界級科研與觀賞價值。
三大景區、五大功能區
1、一字嶺景區
該片區范圍內地質遺跡和古村落資源豐富,擁有一字嶺、雙池嶺、吉安嶺、仙人洞等地質遺跡資源,三卿村、儒穴村、儒豪村等古村落資源,該景區目前尚未開發利用,規劃以大型項目帶動促進該景區發展建設,目前有入駐意向的項目符合景區發展的帶動需求。
2、馬鞍嶺核心景區
該片區是地質公園內目前重點發展的核心旅游景點,正著力打造5A級旅游景區。該景區范圍內擁有風爐嶺和七十二洞兩個世界級地質遺跡資源,并于2006年被評為4A級景區,2018年初重新開展創 5A工作;七十二洞區域目前尚未開發利用,亟待發展。該片區為滿足5A景區配套設施需求和不斷增長的游客量需求,亟需完善和配建相應旅游服務設施。
3、雷虎嶺-羅京盤景區
該片區內擁有雷虎嶺、羅京盤2個特色田園風光的國家級地質遺跡資源,以及鴉卜洞、群香嶺、群休嶺等地質遺跡資源,但景區內各類資源目前均尚未開發利用,亟待發展。該景區主要依托雷虎嶺、羅京盤兩個特色田園風光的國家級地質遺跡資源進行打造,并配建相應的旅游服務設施。
4、劃分五大功能區
地質遺跡景觀區、人文景觀區、綜合服務區、自然生態區、居民點保留區。
公園設施用地
禁建任何居住類型項目
本次規劃地質公園內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地質遺跡景觀用地、公園設施用地、居民社會用地、交通與工程用地、林地、園地、耕地、草地和水域九類。
在環島高速以北、火山口大道以東區域,規劃結合兩處溫泉資源,布置少量建設用地,為該片區未來溫泉養生和旅游需求提供相應服務配套。
公園設施用地內嚴格禁止采石、取土、開礦、放牧、砍伐等破壞地貌景觀和生態環境的活動;嚴格禁止任何形式的工業項目;嚴格禁止任何居住類型項目的開發建設;禁止建設開發強度過大、建筑密度較高的旅游項目。
建設項目規劃
近期46個投資金額4億元
規劃近期建設項目計劃包括馬鞍嶺高架橋體驗項目等5A景區建設、地質遺跡旅游觀光線路等火山觀賞區(線路)建設、美社鄉村旅游等村鎮經濟發展項目,以及科學研究項目、地質遺跡與生態環境保護、解說系統、科普項目、信息化建設、人才培訓等46個項目。
上述各項目投資估算金額約4.17億元,可通過政府投資、社會投資、開放融資等方式籌集。
來源:海南日報
海南購房咨詢熱線:4001330898
本站聲明: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