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長假期間,海南離島免稅購物市場5天吸金9.93億元,購物人次達12.1萬人次,購物件數達134.5萬件,同比增長248%、141%和229%——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后離不開政策的支持。
自去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實施以來,海南省已成為全國矚目的創新熱土,而新的利好政策也在不斷推出。就在上個月,多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通知》、《關于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貿易自由化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等4項政策,我國想將海南自貿港打造為對外開放“橋頭堡”的決心一目了然。
投資和融資是地區發展建設的強大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將“投資自由便利”作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點。日前,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發布《近五年海南省企業融資數據報告》,從海南企業融資總量變化、輪次分布、區域分布、行業分布等角度,帶大家了解海南企業發展現狀。
一
2020年融資金額首破百億大關,
金融、免稅、教育、旅游類項目吸金力驚人
1、近五年披露融資金額超300億元,2020年首次突破百億大關
企查查數據顯示,2016-2020年,海南全省共發生融資事件305起,涉及項目235個,披露融資總額超313億元。
從時間線來看,2016-2018年海南的融資事件基本在70起以上,參投機構超100家。2019-2020年,融資事件、投資機構數量均大幅下降,但披露融資總金額在2020年創下歷史新高。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海南全省披露融資事件36起,涉及融資機構42家,融資總金額首次突破百億大關,共計112.9億元。
2、高質量大額融資項目層出不窮,金融、免稅、教育、旅游類項目吸金力驚人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在提倡投資自由便利之外,還提出要防控投資風險,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對高風險行業和領域實行重點監管。這項舉措說明,海南在吸引資金涌入的同時,還需保證投資質量和水平。雖說近兩年投資機構的數量下降了,但投資金額卻實打實地實現了躍升,高質量的投資項目越來越多了。
企查查數據顯示,從2020年的36起融資事件來看,萬和證券、海免公司和賽伯樂教育的融資金額位居前三,儋州雙聯房地產兩次上榜,融資金額超5億元。從項目類型來看,金融、免稅、教育、旅游、基建類項目吸金力驚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披露金額TOP10融資事件中,有6筆都是并購,并購方既有海南企業,也有寧波、廣州等其他地區的企業,海南企業作為優質并購標的正在走進各方資本視野。
3、2021年一季度融資數量和金額實現雙增長
2021年一季度,海南GDP達1395.99億元,同比增長了19.8%,自貿港建設持續加快向好。企查查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海南省共發生9起融資事件,同比增長28.5%;一季度披露融資金額共有5.1億元,同比增長了466.7%。
總體來看,一季度海南省主要經濟指標已總體恢復至疫情前水平,融資環境也逐漸回暖。
二
旅游拔得頭籌,
醫療健康、金融、文娛傳媒成為海南融資熱門行業
從行業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海南省融資熱門十大行業分別是旅游、企業服務、醫療健康、金融、文娛傳媒、農業、房產家居、教育、生活服務、物業管理。除了涵蓋面特別廣的企業服務之外,海南融資數量排名前三的行業分別是旅游、醫療健康、金融,披露融資金額排名前三的行業則分別是醫療健康、金融業、教育。
細究企業服務融資項目,其中大部分是營銷服務、軟件服務、人力資源服務、法律服務相關企業,為海南企業的發展提供輔助性支持。此外,醫療健康、金融業、農業是海南一直以來的支柱性產業,文娛傳媒、房地產則是海南的新興產業,因此在融資數量和金額方面表現優異也不足為奇。
1、旅游創業公司百花齊放,多集中在三亞、海口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5月11日,海南在業/存續的“旅游”相關企業共5.8萬家,2020年新注冊企業1.1萬家,今年一季度新注冊企業0.49萬家,同比增長了462.1%。
近五年,海南共發生43起旅游融資事件,披露金額超26億元。從項目類型來看,有獨具海南特色的旅游項目,例如主打出境游的“凱撒旅業”,4次獲得融資,主打海島游艇定制游的“瀾海之星”;有海航系項目,包括海航航空、海航旅游、海航酒店等;有旅游景區類項目,例如基于鼓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區域的“華隆銅鼓嶺旅游”,定位熱帶農業休閑旅游體驗區的“桂林洋”;還有旅游新業態項目,例如專注旅游住宿共享服務的“共享閑居”,智慧旅游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天標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這43起旅游融資事件大多發生在海口和三亞,目前海南優質的旅游項目還是集中在這兩個城市。
2、打造國際健康島,海南醫藥研發企業集聚海口
2013年,國務院批準設立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試點發展特許醫療、照護康復、醫美抗衰等國際醫療旅游相關產業,意圖將海南建設為國際健康島。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海南省在業/存續的“醫療健康”相關企業共計1.0萬家,今年一季度新注冊企業1504家,同比增長了441.0%。
近五年,海南企業共有34起醫療健康相關融資事件。從類型來看,以藥物研發企業為主,既有專注于兒童藥品研發的“葫蘆娃藥業”,也有無菌車間制藥生產商“卓泰制藥”,還有中醫藥研發生產商“延安醫藥”等。此外,醫療健康內容服務平臺“幺零貳四”在2020年被字節跳動并購,致力于打造眼科專家在線問診平臺的“秋水網絡”也拿到融資。
從拿到融資的藥企地域分布來看,其中八成左右都位于海口,藥企省會集聚效應明顯。
3、金融服務創新:證券、銀行、金融科技創業公司層出不窮
4月份,中國人民銀行等4部門發布《關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意見》,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海南企業首發上市,通過多層次股權市場發展壯大,支持海南企業并購重組,實現轉型升級。該政策出臺在于彌補海南金融短板,夯實海南金融基礎。企查查數據顯示,近五年來海南共發生33起金融相關融資事件,目前在業/存續“金融”相關企業共計6827家,今年一季度新注冊企業214家,同比增長了692.6%。
從融資企業類型來看,可以分為以證券、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公司,以及以小額貸款、互聯網支付、征信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其中代表性的項目有“深圳萬和證券公司”(共計4次融資)、海口農商銀行(共計3次融資)、好付寶錢包、天涯金服、農信小額貸款等。
4、傳媒、游戲創業公司大爆發,海南變身“海萊塢”
企查查數據顯示,近五年來海南共發生23起文娛傳媒相關融資事件。從融資企業類型來看,主要有影視傳媒、游戲這兩大類。
企查查數據顯示,自2020年6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海南新增注冊“影視”相關公司共2439家,在過去一年,海南平均每月新增影視相關公司超兩百家,明星藝人、影視行業創作者、頭部影視公司紛紛“下海南”。近五年來,飛魚互娛、中視文化、酷漾娛樂、大秦帝國影視傳媒、觀眾網等影視傳媒公司備受資本青睞。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游戲創業公司的融資能力也不可小覷。企查查數據顯示,在23起文娛傳媒融資中,有13起都是游戲融資,棋牌游戲開發商“極致互娛”、傳奇游戲開發商“華多網絡”、H5二次元獨立游戲研發商“奇遇天下”、VR游戲開發商“靈境信息”、競技積分發行及兌換服務商“椰云網絡”等獲得融資。
三
本土投資機構包攬“*佳捕手”前三甲,
海口、三亞領先成為融資新熱土
1、近兩年早期融資事件占比下降,并購事件增多
從近五年融資輪次變化趨勢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2016-2017年,早期融資事件(天使/種子輪、A輪)占比較高,分別達到34.7%、50%,尤其是2017年,種子/天使輪融資事件高達29起,A輪融資高達11起;2018年之后并購事件增多,2018年并購事件有14起,2019年有4起,2020年有15起。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企業在其融資過程中鮮少出現B輪、C輪融資事件,D輪融資事件更是為零,IPO數量不低,卻是集中在2016年、2017年。
2、本土投資機構榮膺“*佳捕手”前三甲
從投資方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近五年榮登海南省融資“*佳捕手”榜單第一名的是“海南控股”,共計出手14次,投資領域包括環保、金融、物流等。此外,“海控資本”、“聯合資產”、“楓葉教育”、“國開行”躋身榜單前五,其中海控資本出手10次,聯合資產出手8次。排名結果顯示,前三名均為海南本土投資機構,但前十名中不乏許多國際投資者,如楓葉教育、九鼎投資、真格基金等。
3、省會海口市優勢顯著,三亞為潛力股
從城市分布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近五年海南省融資事件*多的城市是海口市,共180起,占比總量的57%;省直轄縣級行政區劃共86起,占比27%;三亞市共30起,占比10%。三沙市和儋州市的數量則分別占比4%和2%。
總的來看,海口作為省會城市的優勢明顯,發生的融資事件數量遙遙領先于其他城市,其融資事件涉及醫療健康、旅游、企業服務、金融、農業、電子商務等眾多行業,是一座綜合性發展的大城市;潛力股三亞市作為旅游城市,近兩年發展勢頭迅猛,融資事件較多集中在旅游賽道。
抓住政策機遇,海南省正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開放引領發展的道路。種種跡象表明,海南也正在實行更加開放的政策,吸引投資者在這片熱土上生根發芽。
從吸引外資的角度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海南外商投資企業、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共有1.47萬家,近五年新增注冊2680家,其中2020年以來新注冊1655家。外資爆發式增長成為自貿港建設的一大亮點,海南正在成為全球投資者的“新熱土”。
當前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海南自貿港建設開局順利,免稅購物已成為海南的“金字招牌”,而歷數世界歷史上的自貿港——從歐洲鹿特丹港到中東的亞丁港,從東南亞的新加坡到中國香港,個個都遐邇聞名,未來海南自貿港將是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為直接的窗口,亦是世界經濟融入中國體系*為便利的窗口。
來源: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